• 登录  |  注册

  • 待飞航班不该等候迟到的旅客

    编 辑:张薇 2017-03-03 13:56:00

   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春运中,民航共运送旅客5904万人次,确保了航空运输安全、顺畅、有序,充分满足了广大老百姓的出行需求。春运中也涌现出不少民航为保障旅客出行而加班加点、倾情奉献的感人故事,其中一则某航空公司为迟到旅客“开绿灯”而推迟关舱门的报道引起笔者关注。为迟到旅客“开绿灯”,这个举动合情却不合规。

    航班运行必须以安全为基础,需要的是专业、严谨,随意而为是民航安全保障最大的威胁。同时,民航行业有一整套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来确保安全,在民航运输的各个操作环节都有相应的规定,比如截止办理值机时间、登机时间以及关舱门时间。以关舱门时间为例,大多数航空公司都会规定在航班计划起飞时间前15分钟关闭舱门。一般情况下,关舱门前如果还有未到旅客,航空公司会多次通过广播催促旅客登机,而对于实在不能按时出现在机舱口的旅客,航空公司有权按时关闭舱门而不是无休止地等候。这种被业内称之为“甩客”的行为并非航空公司所愿,因为如果迟到旅客提前托运了行李,那么关闭舱门还意味着要在货舱翻找出其托运行李,才能起飞。这种做法是出于安全考虑,避免别有用心的人托运了危险物品而不登机的情况发生。要“甩客”,航空公司要付出更多的劳动。

    机票就是一种合同,航空公司提前告知了旅客搭乘航班的权利义务,而旅客购买了机票,就代表认可了这些内容。因此,旅客如果未能按照航空公司规定的值机时间办理值机、未能在规定登机时间出现在客舱中,那么被“甩客”的后果需要迟到旅客自己承担。因为航班上还有更多的旅客等待航空公司履约,等待按时起飞。

    航班正常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,可谓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。在旅客登机的同时,机长、空中乘务员、地勤、机务都有很多工作需要忙碌。而舱门关闭后,机长才可以向空中管制部门申请飞机推出开车时间,同时进行发动机启动前检查程序。在获准推出后,机场还要完成一系列工作,再向空中管制部门请示滑出。获得许可后,发出滑出指令、打开滑行灯、滑行至跑道等待起飞,机组要完成一连串的动作。在繁忙机场,这些动作都是掐准了时间进行的。一旦旅客不能按时登机而让航班等待,该航班就可能错过指定的推出时间,进而延误。当然,在实际航班操作过程中,如果机组得知航班放行时间会推迟,而恰好又有旅客正赶来登机,在不影响整个航班正常的情况下,机长做出稍晚关闭舱门的决定也是合乎情理的。但是迟到旅客不能因为一次两次航空公司的“开绿灯”,就把“拖延”当惯例。

    要知道,航班的正常性不仅仅取决于航空公司、机场、空管以及民航其他保障单位,还取决于每一位旅客。只有每一位旅客都严格按照值机时间、登机时间去办理手续、准时登机,才能共同保证航班的正常起飞。(《中国民航报》、中国民航网 记者柏蓓)